戲裏乾坤 - 戲曲全接觸
【百戲漫談】
福建:莆仙戲
莆仙戲 宋元南戲活化石
 
撰文:卓瑜(周嘉儀)
*原著刊於『戲曲品味』第114期(2010年5月號)
 
福建有五大劇種:梨園戲、福州戲(即閩劇)、高甲戲偶有來港演出,薌劇(即歌仔戲) 則以台灣稱著,早前香港電台的《戲曲大觀園》亦有專題介紹,香港觀眾對莆仙戲卻似乎較為陌生;其實,大家所熟悉的京劇《春草闖堂》(劉長瑜主演),就是由莆仙戲成功改編的。這個有「宋元南戲活化石」稱號的劇種,於零六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康文署主辦的『中國戲曲節』中獻演三場。
 
源遠流長
 
莆仙戲原名「興化戲」,皆因由於流行於古稱興化的莆田、仙遊二縣及閩中、閩南的興化方言地區而得名,至上世紀中葉建國才改稱「莆仙」。莆仙戲起源於唐、成於宋、盛於明清、閃亮於現代。晉末南北朝,中原百姓大批南遷福建,將當時盛行「百戲」傳入莆仙。據傳,莆田美女江采蘋(即梅妃),被唐明皇選調入宮,其弟獲封國舅還鄉,明皇賜「梨園」供宴樂,自始令宮廷教坊歌舞百戲得以流傳,故莆仙音樂歌舞有「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遺響,采宮廷教坊之薈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調」的美譽。今日的莆仙戲,發展非常蓬勃,戲班足跡遍及福州、廈門、晉江、龍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華僑聚居地。(註:據莆田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2009年的統計,該市登記註冊的劇團有一百三十多個,全市演職員達三千八百人,每年演出六萬多場、觀眾多達三千萬人次。)
 
承傳南戲
 
莆仙戲的表演古樸優雅,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演員的基本功,總稱爲「傀儡介」,富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它的傳統劇碼有五千多個,其中保留宋元南戲原貌的有八十多個,其曲牌名、音韻、詞格與唐宋大曲詞調相同,如《目連救母》等。至於行當方面,按南戲舊規有生、旦、貼生、貼旦、靚妝(淨)、末、丑,稱「七子班」;清末增加了老旦,稱「八仙子弟」(註:「靚妝」乃保留宋代雜劇的稱謂)。
 
莆仙戲的音樂傳統深厚,唱腔豐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遺響。它的聲腔主要是「興化腔」,綜合溶化莆仙民間歌謠俚曲、十音八樂、佛曲法曲、宋元詞曲和大麯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種具有濃厚地方色彩和風味的聲腔。伴奏方面,莆仙戲樂器早期也像宋元南戲一樣,只有鑼、鼓、吹(笛)。鑼稱砂鑼,是南北朝軍樂遺制;鼓用大鼓,上壓石獅子以調整音色;笛稱笛管,有蘆笛和梅花二種。蘆笛亦稱頭管,傳自古代篳篥,為唐大曲,宋詞的主奏樂器。傳統使用樂器還有琴、嗩吶,近代吸收民間十音八樂的伴奏,加入橫笛、大胡、二胡、月琴、三弦等管弦樂器,而四胡、伬胡、和尚胡和八角琴等尤具特色,打擊樂有文鼓、單皮鼓、鐘鑼、碗鑼等。
 
「家門口」藝術
 
莆仙戲說的是當地方言,講的是當地故事,是地地道道的「家門口」藝術,深受廣大群眾喜愛;除劇場以外,每逢廟會、節慶,甚至祝壽、考學等都會請莆仙劇團演出,而祭祀活動中必有《目連戲》的演出。
 
鎮山之寶《春草闖堂》
 
一九六二年,老舍寫下了《觀莆仙戲──春草闖堂》詩:「可愛莆仙戲,風流世代傳,弦歌八百曲,珠玉五百篇,魂斷團圓後,笑移春草前,春風芳草碧,鶯啼豔陽天。」這齣由傳統劇目《鄒雷霆》改編的諷刺喜劇,隨著京劇的改編,繼而由地方戲發揚光大,現時全國計有三百多個劇種、二千多劇團移植上演,更於零九年獲「優秀保留劇目大獎」的殊榮。
 
春草以「花旦」應工,《闖堂》、《上路》、《改信》都是她的戲,通過相府丫頭說服小姐李半月,衝破困難營救薛玫庭,揭露封建社會官場的黑暗,歌頌春草的勇敢和機智,表現了卑下者最聰明。
 
武生與武淨《三鞭回兩鐧》
 
出自莆仙大棚戲《隋唐》。唐兵攻打牢口關,尉遲恭出關與秦叔寶激戰終日,恭爲追殺唐王李世民而舍叔寶,叔寶飛騎救主,恭伏在大樹後,躍出連擊叔寶三鞭,叔寶轉身回他二鐧,兩條好漢雖然都受了重傷,仍作龍爭虎鬥,終因難分上下,才各自收兵。
 
這齣武戲的表演形式,不同於全國所有劇種的武戲表演,秦叔寶的雙鐧,尉遲恭的單鞭都只有一尺長,拿在演員的手上,不斷的變化旋轉,兩人跳進躍出,邊唱邊打爭鬥不休的表演,保持了唐代人演傀儡的形式和風格。
 
生旦戲《千里送》
 
出自莆仙大棚戲《趙匡胤》,全稱為《千里送京娘》,是源於南戲的八十五個劇目之一。匡胤到清龍寺探望其叔,聞有女子哭聲,救出進香遇盜被囚的京娘。京娘受驚,步履艱難,匡胤讓與坐騎,見她欲墜,只以棒扶之,綉鞋落地,又以棒挑之。京娘嘉其志行,暮宿旅邸,願執箕帚以報大德,匡胤正色拒之,護送至家。京娘兄事匡胤,臨別依依,匡胤視若無睹而去。
 
這折戲人物造型奇特。趙匡胤紅臉、白眉、黑鬚,持五龍金棒,手掌成龍爪狀,一舉一動,沉著穩重,又氣勢不凡,內心的嚮往與抱負,從外型就可以看出一斑。送京娘回家時,一路上義薄雲天,目不斜視,二賊追來,趙匡胤並不正面拒敵,只從側面施棒將敵壓死。用壓不用打,用一個壓的動作,就把他的神勇之力體現出來。此折表演生粗獷、旦細緻,藝術上形成強烈對比。
 
現代小戲《搭渡》
 
莆仙戲有很多地道的現代小戲。大叔因小豬偷吃船上刺瓜,逐趕時心生邪念,偷之以補損失,期間丟失錢包,被幫助鄰居尋找失豬的二嫂撿到,欲趕搭大叔的渡船進城尋找失主,卻發現大叔乃貪心之徒,艙底藏豬,以其之矛攻其盾,使大叔終於良心未泯,人性復甦。此折表演貼近老百姓生活,雖是現代背景的故事,但「撐渡」的動作身段,仍是以戲曲藝術的程式表演。
 
 
 
古戲遺風《目連戲》
 
莆仙戲傳統劇目表演藝術中,最明顯保留中國戲曲初期多源表演形態的,是連演七天的《目連戲》,其中有很多獨特的古老演藝遺存;插科打諢和民間技藝有:鶴舞、弄獅、弄虎、啞子背瘋婆、高腳鬼成親、大哥(白無常)砍頭、二使(黑無常)脫衫、十二科使等,還有「劉賈拜」、「劉四真坐轎」、「銀奴吊」、「十八叉」、「十八拷」、「十八啄」、「十八弄」、「十八兵」等特殊的表演,堪稱五花八門,千奇百態。
 
目連,又名目犍連,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故事始見於《佛說盂蘭盆經》,乃緣起於敦煌變文。《目連救母變文》產生於晚唐,至北宋後期形成能演七、八天的《目連救母雜劇》。傅家世代信佛,茹素行善。傅公逝,劉賈往傅家拜祭,乘機勸其姐四真開葷、火燒齋房、拆會緣橋,銀奴堅決反對,觸怒四真,遭慘打禁閉,致懸樑殉道。土地公遣高腳鬼打散劉賈三魂六魄,又以神法裂地向老僕益利展示殺牲開葷所埋殘骸,四真在後花園咒誓否認,更責打益利,唯發誓後,目連眼看著母親遭眾鬼百般拷打,吐血身亡。
 
傳統排場《觀音掃殿》
這是《目連戲》傳統儀式排場:開場由武魅出場驅邪,出場前先拜莆仙戲祖師田公元帥,台上撒紙錢、繞場舞蹈,高喊「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作事我先知。善惡到頭終有極,只爭來早與來遲!」;結束演《觀音掃殿》,並派二人提桶倒水於台上,謂之「洗棚」(註:傳統《目連戲》於搭建的大棚內演出)。
 
民間小品《戲巫記》
 
這是近代根據莆仙戲藝人圈內一個廣為流傳的民間藝人軼事創作的。戲班吹笛藝人阿梅單身、無錢娶妻,聞得寡婦阿秀能跳神召亡魂與生者見面,便誆稱要召亡妻之魂,請她為其跳神,阿秀施騙人伎倆,卻被阿梅真情感動,假戲真做。這折是潑旦與丑角的對手戲,亞秀(旦)以「葫蘆式搖步」為基礎,時而白無常、時而魂女等多重性表演,亞梅(丑)則運用「七甲溜」、「搖步」、「俥肩」等身段配合,把觀衆帶入妙趣橫生的劇情之中,其妙無窮。
 
苦生戲《朱朝連》
 
「苦生」長時間作半蹲式走動及站立,是莆仙戲用來表現人物在窮途落泊、貧困、寒酸的情景的獨特科介,手勢及步法大量保留唐宋人學傀儡的表演形式。書生朱朝連沉迷青樓,致家産變賣乾淨,被逐出妓院,復遭痛責,羞憤出逃,後得伯父遣人贈銀,終悟前非,入京應試。
 
團圓版《梁祝.弔喪俥椅》
 
莆仙戲傳統劇目中,關於梁祝的戲有兩個版本:一個秉承明傳奇的悲劇結局,俗稱「白弔喪」;一個則是應民間觀衆要求的「紅弔喪」大團圓結局。英台往梁家弔喪,不見靈堂,遂進書房,因思念而心生幻覺,把椅子當作山伯,似與其相會一般,卻原來山伯是假死,二人會面,團圓告終。
 
《弔喪俥椅》是「紅弔喪」的重頭戲。莆仙戲以獨創的「俥椅」,把英台的內心世界外化,好像見到山伯就在身邊,欲與他靠近,卻發現空無所有,不信用手拉,又撲個空,把內心不盡哀思入木三分地表達出來。
 
關於:福建省仙遊縣鯉聲劇團
成立於一九五二年,是莆仙戲的主要藝術表演團體之一。五十多年來,劇團為這個古老劇種的搶救、保護、繼承、創新、發展作出了積極努力,整理、改編、創作了許多優秀劇碼。劇團四度晉京,五二年首次為國慶十周年獻演《團圓之後》,獲郭沫若、茅盾、周揚、梅蘭芳等讚揚是戲曲精品,後更拍成舞台藝術片;七九年,二度晉京獻演《春草闖堂》慶祝建國卅周年,榮獲劇本創作一等獎、演出一等獎。它保留了多齣南戲劇碼,並經常上演,如:《目連戲》選場和折子戲《三鞭回兩鐧》等,讓國內外專家學者能藉此研究這塊南戲「活化石」的史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