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玉鳳

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

1985-1990年,於名伶林錦堂、南鳳主辦的粵藝社學習粵劇。1986年開始,業餘撰寫有關粵劇的文章,於「粵藝通訊」、「粵劇曲藝月刊」和「戲曲之旅」刊載。1996年開始,隨廣州名編劇秦中英老師學習編劇撰曲。

1998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撰作《陶學士醉寫風光好》組曲共三首-一個故事,兩種不同的結局。並於同年12月在上環文娛中心主辦說唱談節目,演出三首曲目,由名伶新劍郎、鄭詠梅演出。2007年,將其中兩首曲目重新修訂及正名,灌錄鐳射唱片公開發售。

1999年開始,以粵劇舞台攝影自娛,並從事省港兩地粵劇研究工作。2000年,受聘參與「香港文化博物館」開館之部份項目研究、撰稿和樂器錄音製作。

2003年為林錦堂老師撰寫三首平喉獨唱曲,於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演出,翌年收錄為鐳射唱片公開發售。

2008-09年,修畢香港名編劇葉紹德主導之八和粵劇學院課程的粵劇編劇班。

2010年,以新編劇本《宏碧緣》,參加香港藝術發展局的「戲曲新編劇本指導及演出計劃(二)」,被評為:「劇本初稿層次分明,曲詞暢順,介口細緻,人物性格鮮明,思路清晰,行當分明,舞台效果也不俗,是好作品,已具備搬演的條件。」是同期申請中,唯一獲全數最高限額資助。翌年6月15-16日,新劇《宏碧緣》於香港高山劇場演出,兩晚均有八至九成上座率。行內和觀眾普遍認為曲寫得不錯,梆黃文從字順,小曲悅耳動聽。秦中英在導師評語中寫道:「作為一個新晉的粵劇編劇者,廖玉鳳有較良好的基礎:古典漢文學根底頗厚,粵劇的基本規律、一般傳統排場比較熟悉,亦有一定的創作能力,更難得是她對粵劇編劇一生執著追求,全心盡力地學習,應該是一株很好的新苗。希望有關部門、專家、前輩,著力栽培,為粵劇的編劇隊伍,增添一股力量。」

曾出版鐳射唱碟:
2004年 袁崇煥修書(林錦堂獨唱)、陶潛歸去來辭(林錦堂獨唱)、伍員夜出昭關(林錦堂獨唱)
2007年 唐宋風雲之醉寫風光好(新劍郎、張靜雯合唱)、唐宋風雲之重逢劫後花(新劍郎、張靜雯合唱)

粵劇作品有:《宏碧緣》(2010年首演)、《李治與武媚》(2013年首演、2014年重演)及《胡奎賣人頭》(2014年首演、2016年重演)。作品散於「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香港文化博物館」及「香港中央圖書館」館藏。

 

資料提供:戲曲資料中心

活動推介
( 0 )
2017.5.8
劇務
戲曲
2017.5.7
劇務
戲曲
2017.5.7
劇務
戲曲
2017.5.6
劇務
戲曲
2016.12.5
編劇
戲曲
2016.7.5
行政
戲曲
2016.7.4
行政
戲曲
2016.7.2
編劇
戲曲
2016.1.4
行政
戲曲
2016.1.3
行政
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