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演出

《辛亥.風雨.香江情》致群劇社

編劇、導演、編劇、演員
演員
演員
演員
演員
原導演
演員
演員
演員
原導演
演員
2011-07-03 | 2:30 pm;7:30 pm
免費
簡介


2011年為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致群劇社作為本港的資深藝團,已於2009年開始,推出一系列環繞這百年大事的戲劇演出與藝術教育活動。這事惟有在這一兩年間舉行,也惟有在香港可以 (也應該) 舉行,因為這事發生於香港,根植於香港,也與香港的歷史血脈相連。



致群劇社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成立之初,已確立「關心社會人生」的宗旨,近四十年來,演出大量以歷史為題材的製作,其著者如《袁崇煥之死》、《陽光站長》(以梁思成、林徽因為主角) 等,均早已成就一定口碑。



「斜路上系列」演出的正是辛亥革命前夕發生在香港的故事,輔仁文社、



楊衢雲、孫中山、東華三院等,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的《風雨橫斜》早於2009年初在高街社區會堂演出,譽滿中西區坊眾;《無名碑》於2009年7月演出於香港文化中心劇場,獲文化界一致好評;《斜路黃花》於2010年1月於香港大會堂劇院公演,也會得到很好的迴響。



其實以上的成功演出只是更重要活動的前奏。如何創造條件,讓中西區的年青一代在國民教育方面有所浸淫,讓他們在藝術教育方面得到陶冶,諸如此類,都是社會人士很關心的事。我們認為,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正是最好的時機,香港正是最親切的地方,戲劇正是最有效的媒介,讓我們去回應上述的種種課題,以實現教育改革的理想。



讓我們再強調:這是最好的時機、最親切的地方、最有效的媒介。



全劇俱由發生在中西區的故事組成,由電台天空小說廣播員串連成為一體。



第一段《風雨橫斜》發生在1901年, 楊衢雲遇刺的晚上,般含道的大宅之內。從關元昌這一個清末香港家庭的小景像窺看大時代的星火與洪流。



第二段《蘭坊議反》發生在1905年,中國同盟會香港分會成立之後的晚上,首任會長陳少白与李紀堂和幾位有財有勢、有一定影响力的粵劇界班主商討如何改革粵劇,探討可否在港上演一些有民族意識,以愛國為題材的改良粵劇,其間不同人士因應不同的觀點、立場和利益,激烈地討論傳统藝術應否保留,藝術為誰服務等課題……。



第三段《戰火梨園》發生在民國初期 , 太平戲院的後台,一群愛國伶人正面對日軍入侵,東北棄守,蘆溝受襲這戰火時局,經歷了動人的一夜!


製作/參與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