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演出

《異者之名》以太舞踏劇場

聯合編舞及舞者
舞台設計
服裝設計
音響設計
監製
2023-12-22 ~ 12-23 ( 8:00 PM )
2023-12-24 ( 3:00 PM )
HKD 200, 150
簡介

傷口可以癒合,但疤痕仍在

誰還在紫色的煙霞中惶惶瑟縮?為何在漆黑的火焰裡,仍是烏鴉的叫喊!戰火既遠且近,是過去,也是現在——陣亡者化成了鬼魂,繼續纏繞着我們,為的只是試圖把自己的名字不被異化,就像Charlie,一個被沮咒的名字。

靈感源於韓裔歷史學家Heonki Kwon著作《越戰的鬼魂》,一部論述後越戰的鬼魂現象的人類學調查,作者親身到越南進行田野搜索,從歷史人類學角度分析,記錄了廣泛的民族誌記載和對不同類型鬼魂、鬧鬼、死亡的歷史分析,以及鬼魂對過去流行理解的影響並呈現。
曾於不同時期師從舞踏大師和栗由紀夫,學習土方巽舞踏體系的兩位舞踏藝術家———日本東雲舞踏藝術總監川本裕子及本地舞踏手謝嘉豪,將聯合編創獨舞作品《異者之名》,透過進入舞踏的異色世界,直面歷史與社會的傷痕,延伸對戰後的思考——不僅是對「悼念」的糾結 ,也是對記憶與當下狀態的叩問。

什麼是舞踏?
「舞踏本身就是一種叛亂的藝術。」——土方巽

舞踏(Butoh)被歸類為現代舞的一種形式,起源於二十世紀二次大戰後,由日本的舞蹈家土方巽及大野一雄創立,舞踏脫離傳統美學的規範,創造出非一般的表演藝術形態,從肉體的分裂與糾纏,直面心靈的黑暗與光明,追求靈與肉的解放,異質的世界觀,為觀眾帶來衝擊,重新去思考「美」的定義與身心的真諦。舞踏家的生命故事從細緻的手指、軀幹與腳步表露無遺,傳統對舞蹈美的定義在舞踏中被完全打破。日本舞踏逐漸受到歐美舞蹈界的重視,國際上各藝術節中也更常看見舞踏的表演,當代不少頂尖的編舞家,亦曾受到舞踏的影響。然而,舞踏在華文文化圈卻方興未艾,但香港舞踏手們正努力尋索方向,讓本地的舞踏得以砥礪前行。


12月22及23日(五及六)的演出設有演後藝人談

 

- 節目長約60分鐘
- 觀眾務請準時入場,遲到者將不獲進場
- 適合六歲或以上觀眾欣賞

製作/參與人員
 
聯合編舞川本裕子(日本)
聯合編舞及舞者謝嘉豪
作曲曾我傑(日本)
南音演出何志峰
舞台設計樊浩賢
燈光設計鄭文仔
服裝設計鄭文榮
音響設計梁梓楹
監製胡家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