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2 日是地球日,我們秉承生態講座系列的傳統,在這特別的日子裡聚首一堂,共同慶祝。無論國籍、宗教、種族或文化,不論是人類、動物還是植物,地球母親始終無差別地照顧著我們,滋養著每一個生命。懷著深深的感恩之情,我們向仁慈的地球致以誠摯的謝意,感謝她無條件的愛!
地球呵護著我們,賦予我們健康和生命力,因此我們也有責任回饋這片土地。在當前面臨多重危機的時期——氣候變化、戰爭暴力、經濟不穩——我們該如何以愛和感恩的心回應這些挑戰?在這次講座中,您將會從薩提斯.庫瑪(Satish Kumar)和麥哥利(Andrew McAulay)的對話中得到啟發。薩提斯作為「地球朝聖者」,將分享他一生所累積的智慧;麥哥利則以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董事會主席的身份,為大家分享他在香港本土推動可持續生活、整全教育和自然保育的願景。
4 月 22 日是賀理士.嘉道理爵士的逝世周年紀念日,他與兄長羅蘭士.嘉道理勳爵於 1956年 共同創立了本園,當時名為嘉道理農業輔助會(Kadoorie Agricultural Aid Association, KAAA)。隨着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邁向70周年,我們藉此時刻紀念賀理士爵士所作出的貢獻,並讓公眾了解本園如何不斷演變以應對當今的挑戰。
我們都是地球社區的一份子。就讓我們在 4 月 22 日地球日一起承諾,為共同的家作出貢獻!
講者:
1 ) 薩提斯.庫瑪博士(Dr Satish Kumar)
薩提斯九歲時加入了耆那教,十八歲倡導印度土地改革,致力實現甘地重振印度及實現世界和平的願景。
1962 年,他和一位好友 E. P. Menon 因擔憂核武擴散,開始了一次長達8000英里的「和平朝聖」之旅,從印度步行到世界四大核武中心- 莫斯科、巴黎、倫敦和華盛頓,二人身無分文,走過沙漠、高山及深入「危險地帶」,向當時的四國領袖傳遞和平的信息。
1973 年,他定居英國,受著名經濟學家舒馬克(E. F. Schumacher)的邀請,擔任《Resurgence》雜誌的編輯。在他編輯的任期下,該雜誌已被《衛報》正評為「綠色運動的精神和藝術代表」。
1991年,薩提斯共同創立了舒馬克學院(Schumacher College)。學院以舒馬克的名字命名,是一個坐落於英國德文郡托特尼斯的寄宿學習空間,旨在提供以可持續生活及社會模式會核心的轉化教育。
薩提斯不僅寫書,還在全球各地授課和帶領工作坊,内容包括整全經濟、崇敬生態學(reverential ecology)、整全教育及自求簡樸(voluntary simplicity)。他所撰寫的著作包括《Soil · Soul · Society: A New Trinity for Our Time》、《沒有終點》、《地球朝聖者》、《You Are Therefore I am》、《簡樸的美學》和最近發佈的《愛的生態學》。
2 ) 麥哥利(Andrew McAulay)
麥哥利於香港出生,在英國接受教育。在二十多歲時,他在一家靜修中心度過一段時間後重返香港,協助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的營運方針由農業援助轉變為自然保護和多元整體教育。他自1999年開始擔任本園的董事會主席,並同時擔任本園姊妹機構社區伙伴(PCD)的董事會主席。此外,他繼續練習、教授冥想,以及帶領深層呼吸練習,並出版了兩本詩集。
3 ) 主持人
胡琇然(Josephine Woo)
胡琇然是KFBG多元整體教育部主管,熱愛大自然,從年輕時就從事自然教育工作。她喜歡將大自然的美妙帶給來自不同生活背景的人,並對如何深化人類與大自然、與心靈的連結充滿好奇。她曾在梅村(Plum Village)學習正念導師的課程,現正攻讀香港大學的佛學輔導碩士學位;此外,她快將考獲美國自然及森林治療協會認證的森林治療嚮導資格。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