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展覽活動免費JCCAC攝影

「《歷史的照片,照片的歷史》系列 (三) | 泳:香港的游泳歷史影像」展覽光影作坊

2025-05-17 ~ 06-15
免費報名
簡介

香港的游泳和泳手

香港的近代歷史與海息息相關,而香港人熱愛游泳的文化,也起碼可以追溯至約一百年前。1930年代桂系軍人黃紹竑到訪香港,就對這裡蓬勃的游泳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多年後他出版回憶錄《五十回憶》時,有繪影繪聲的下面一段:「不但海水清潔,場所眾多,而且設備完全,一到夏季,男男女女就以海灘作為他們的消遣地方。… 有人估計,香港的夏季,每天有五六萬人浸在海水裡,約佔全港人口十分之一,可見香港人愛好游泳之一斑了。」

學者潘淑華和黃永豪更是認為香港的游泳有其獨特的文化氣息。他們在著作《閒暇、海濱與海浴 ─ 香港游泳史》中以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為例,提出故事發生的主要場地淺水灣所包含的象徵意義 ─ 高貴、熱鬧、浪漫、自由等等,似乎是小說家在上海無法找到的。潘黃二位再引李歐梵的書《上海摩登》裡面介紹的上海現代文明與同時期的香港生活比較,結論就是在上海的摩登場景中,「有現代建築林立的外灘,卻沒有讓紅男綠女追追逐逐的海灘。」

感謝潘惠蓮的建議,使香港的游泳成為「照片的歷史 歷史的照片」展覽系列的第六個主題。藉著照片和明信片,這展覽介紹香港游泳歷史的點滴,包括著名的海灘、游泳場所、泳客服飾、水上活動等,還有充滿本地特色的游泳比賽 ─ 全港公開渡海泳,著名的游泳運動員和香港泳手到世界各地挑戰極限游泳的活動。潘女士除了提供部分照片之外,還負責了歷史上著名的香港泳手和他們到世界各地挑戰極限游泳兩部分的內容。展覽開幕日舉行的座談會「香港與世界的渡海泳,」,也是她組織和安排的。

本展覽的其他圖像,主要是摯友高添強慷慨借出的。高先生是研究香港歷史裡的翹楚人物,特別是他對香港歷史圖像方面的貢獻,更是居功至偉。我常常說,高添強自學成材,是最值得拿榮譽博士的人。今次我也是得他介紹,才知道潘淑華和黃永豪的著作,令自己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

我也想特別謝謝兩位好朋友李世莊和楊德銘:我一度為展覽的海報圖像而苦惱,他們得知後立即發了好些很有水準的影像給我。雖然我最終都沒有用上,但是對於他們的古道熱腸,仍是十分銘記在心。李世莊另外也為展覽揮毫題字,是所謂的畫龍點睛了。

展覽助理歐桂怡特別在修飾影像方面下了不少工夫,我也想一併致謝。「歷史的照片 照片的歷史」系列至此已經完成了第二期的三個展覽,這幾年來光影作坊的羅淑敏主席一直對我大力支持和包容,各位同工也是不遺餘力地通力協助;系列得以圓滿完成,他們實在是勞苦功高。我在衷心道謝之餘,也祝願大家健康愉快,將來我們可以再度合作。

 

更多詳情:https://www.instagram.com/p/DJizDe5zLDs

製作/參與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