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不經不覺,21世紀已踏入第25個年頭,還記得我們是怎樣從20世紀跨過來的嗎?抑或,那時候你根本還未出世,現時卻着迷於Y2K的一切?
記得(或知道)甚麼是千年蟲、ICQ和56K嗎?互聯網無疑是近代最具影響力的科技。「當我構思這電影時,互聯網剛開始普及。那時候人們還沒真正全面理解它將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日本名導黑澤清緊貼時代脈搏,以《回路》(2001)刻下21世紀初的人類精神圖騰,預示互聯網如何侵蝕現代人的心靈;「可能是千禧年給我的影響。人和人之間在愈現代愈發展的情況下,疏離感愈來愈重、愈來愈強。」中國第五代導演田壯壯亦有類近的觀察,但卻另闢蹊徑,選擇重拍《小城之春》(2002),遠離塵囂,回歸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幽渺之境。
迎接新世紀來臨的同時,世界影壇亦迎來多股新氣象。九十年代初,美國獨立電影人才輩出,當中「新酷兒電影」主將荒木格力投下三則「青少年啟示錄」,片如其名的中章《玩盡末世紀》(1995)教Gen X嗑得過癮,紛紛奉為邪典經典;在德國,一群畢業於柏林德國電影電視學院、後被稱為「柏林學派」的青年新秀,默默地走進世界影壇的目光,包括基斯頓柏索,在千禧年以《我的飄移狀態》(2000)開展其「遊魂三部曲」,以新派電影美學勾勒德國歷史;而源自丹麥的Dogme 95運動,則越洋影響了當時籍籍無名的辛貝克,與拍檔鄒時擎以極低成本拍了《外賣》(2004),奠下其寫實風格基礎,誰料到廿年後的他竟橫掃康城和奧斯卡,一時無兩。
踏進新紀元,正當人們憧憬更美好的世界時,積年累月的矛盾卻一觸即發:九一一襲擊、以巴衝突、伊拉克戰爭……不少電影人皆以創作回應亂局。巴勒斯坦導演伊利亞蘇里曼的《天降女忍者》(2002)以荒誕冷幽默諷喻以巴問題的種種,在加沙戰火不斷的當下回看,依然到肉;其時年屆九十多歲的葡萄牙大師曼勞迪奧利菲拉的《大浪淘沙》(2003),通過一艘在2001年航行的郵輪,思辨人類文明發展史,叩問世界紛亂之源;墨西哥導演卡路斯雷加達斯的《靈慾荒原》(2005)以震撼的聲畫經營,刻畫一幅千禧後墨西哥城浮世繪,深挖當代的社會階級問題,與《外賣》呈現的外勞困境可堪對照。
八部電影,重探百年一遇的「世紀之交」。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