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扶林村「村姑工房」婦女創作,展出染布、刺繡、拓印、花藝等以自然為靈感的手作。這些作品,不僅是技藝的展現,更是一段段與自然同行的生命故事——關於季節、村落,以及女性如何以雙手記錄生活。
展覽主題「有時」,有著多重含義:
大葉欖仁過了花期,便得等待明年再染;
村姑們要照顧家庭、奔波工作,能相聚創作的時光並不常有。
——「有時手作」,有空閒時間才能做手作,也正是現今婦女最真實的寫照。
我們學會順應季節,也學會珍惜每次聚首,因為一切都有其時機,無法強求。這份對時序與自然的體會,來自村姑們與土地的深厚連結。她們生活於薄扶林村——香港歷史悠久的鄉村之一,有著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村民耕作、養殖,自給自足。「不時不食」、「依山吃山」的生活哲學早已深植她們日常,也自然成為創作的根源:染料來自村中花草、設計取材於自然紋理、創作節奏依著天氣與農時進行。
村落生活教曉她們等待、觀察與尊重萬物,這種自然觀,正是今次展覽最核心的精神。
是次展覽選址於 @vivabluehouse ,為展覽注入歷史與人情的交織。藍屋為灣仔區一級歷史建築,超過八十年歷史,是香港僅存的唐樓代表之一。它不只見證城市變遷的建築,更是首個「留屋留人」的社區活化計劃,讓歷史與日常共存。藍屋裡的木樓梯、幾何窗欞、熟鐵扶欄和大露台,與薄扶林村一樣,是記憶與生活的容器——在這裡展出村婦作品,是城市與鄉村的一次對話,是女性創作與歷史建築的深情交會。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