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當代藝術中「物件」、「物質性」與「混合媒介」的理論與實踐,引導學員透過實驗性創作,重新思考材料、形式與觀念的關係,並發展個人藝術語言。此課程強調「從創作中思考」,適合激發創作靈感並深化對當代藝術脈絡的理解。
課程內容
第一堂:基礎與觀念啟發
- 物件的意義與物質性的轉化
- 當代藝術中的「物件」:從現成物到裝置藝術
- 物質性的哲學與美學:材料如何承載觀念、情感和回憶?
- 談當代藝術常見的創作法則:功能轉化 、錯置 、質感 、大小與比例 、色彩 、重複 、份量、重量、正負空間
第二堂:混合媒介的歷史與技術實驗
- 打破媒介界限:從拼貼到混合
- 混合媒介的演變:從達達主義到當代概念藝術
- 跨界材料:纖維、廢料、有機物與科技媒材的結合
- 創作實踐:使用廢棄材料( 如紙張、布料、塑膠、金屬 )製作小型混合媒介作品
第三堂:空間與互動性
- 物件在空間中的對話
- 案例研究:裝置藝術中的物質性:空間、觀眾與物件的互動
- 分組練習:分組創作,探討「場所精神」
第四堂:社區藝術中的物件
- 人與物件如何介入社區
- 香港案例:轉角、啟民創社、程展緯等
- 外國案例:Cream -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Hair
第五及六堂:從實驗到完成
- 創作一件混合媒介作品
- 互相評價與導師評價,探討作品中的物質性與觀念表達
- 結業項目:小型內部展覽,學員簡短分享創作動機
授課語言:廣東話 輔以英語
程度:初級
年齡:16+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