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這個快速運轉的大都市區,有一班人好鍾意做手作,每一個作品都出自於自己一對手。
手作是一種生活態度,用手去創作,照料自己的生活。
手作蘊含著情感,手作人講起自己為何開始做手作,又爲何一直堅持,應該會有許多甜酸苦辣的人生故事可以分享。
手作需要終身學習,懷揣開放包容的心態,哪怕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深耕落去,也有許多學不完的藝技。
今次以【薄扶林村姑自然創作展】為開端和契機,邀請一班香港本地的手作人
大家用手作填滿藍屋空地,共享短暫的夏日午後
食住先:
食物也屬於手作的重要部分,我們邀請了 @sugargranny.hakka 來擺檔,主理人們是扎根於大嶼山的客家家族,希望傳承客家嫲嫲-阿嬌的傳統茶粿手藝並以此為基調,保留傳統味道之外,再揉合新創意去製作出一顆顆包裹住愛與傳統的茶粿子。
村姑工房:
一班在薄扶林村生活超過十年的婦女,用天然染傳遞情感,連接他人以及認識自己。當日市集售賣的產品全部由村姑們親手製作,一件件靜置的物品亦代表村姑們所推廣並堅持的永續生活哲學。
薄扶林村玻璃小組:
成立於2025年初,村民們在台灣交流期間接觸了玻璃回收及重複利用的社區小智慧,返來香港他們興趣濃濃,不斷回收村內的廢棄玻璃瓶,將廢物改造成檯燈。
@nao.florist:
透過奇花異草,探索不一樣的花藝生活 — 尋訪本地種植花材、不使用即棄花泥,以可持續發展的目光在花花世界中游走。
@flowchronicle.lab:
使用植物印染記錄社區落葉,連結人與自然、療癒身心,把生活的視覺放回社區。沿植物紋路賦予枯草落葉新生命,綻放社區的植物故事。
阿容的手作花園:
深水埗單親媽媽阿容獨自湊大仔女,平時好繁忙,但都有心機串下珠,織下花。生活雖然有不如意,都要大步檻過。小容覺得做手作對佢黎講係一個放鬆的機會,世界變得好靜,可以進入自己的心。
大4喜-MFmama:
由四位SEN靜觀媽媽組成,部分成員曾接受「合廠x睿程」專業車縫訓練。我哋同一般手作團隊唔同,重視每位客人的故事——你可以自攜物料、分享回憶,甚至同藝術設計師一齊創作,將屬於你嘅經歷變成獨一無二嘅心靈禮物。例如:初生壓驚米袋、舊衣攬枕、懷舊故物等。
相信「慢活」同「靜觀」——每一針一線都充滿溫度,讓你細味生活、守護家庭。
黹友工房 @stitchmate.hk:
一個講針黹故事、記錄香港製衣業歷史嘅平台。自然染、編織、從植物取線等各種紡織工藝都有涉獵,喺社區入邊收集因布行結業等而來嘅二手布藝資源再進行創作。定時舉辦社區針黹共聚,一同帶嚟爛衫研究下點修補🪡希望將衣物修補同埋紡織工藝帶入日常生活。
市集期間亦有不同的手作活動提供給大家:
活動1【小花束紮作】| @nao.florist
客人即場揀花,即刻紥到~有興趣的朋友亦可以同檔主交流插花技巧。
活動2【衫褲修補站】| @stitchmate.hk
衫褲穿左窿?即刻拎嚟交俾黹友做簡單修補,行完市集番嚟拎番件衫!用布片補窿窿、縫番甩咗線嘅邊、爆開左嘅拉鍊、配番粒鈕都得吖!黹友會以最接近嘅質地同埋顏色嘅線作修補。
想做其他修補可以嚟傾傾先視乎當時帶左咩材料修補價目按修補範圍、複雜程度而調節~
活動3【針黹故事留言板】| @stitchmate.hk
一件對你有特別意義嘅衫?一隻由細陪到你大嘅熊公仔?
對針黹有興趣嘅你不妨嚟吹下水吧!邀請你喺留言板上邊用針線縫上一個你同布物嘅故事。
場次4【慢活手提袋體驗】| 大4喜-MFmama
利用捐贈的英倫風格仔布,教大家簡易製作成手提袋,即場參加。
場次5【玻璃繪畫工作坊】|薄扶林村玻璃小組
現場提供已切割同已打磨好的玻璃樽以及畫筆,供大家在玻璃上畫畫。畫完可拎走~
一起來創作屬於自己的玻璃瓶吧,賦予它二次生命。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