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展覽活動免費

「中大藝術2025」第二階段展覽:藝術文學碩士畢業展 及 藝術文學碩士一年級展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香港中文大學藝術行政主任辦公室香港中文大學

藝術文學碩士畢業展 (當代藝術創作組)— 「不定」
2025-07-07 ~ 07-27
星期一至六:10:00 AM ~ 5:00 PM
星期日:1:00 PM ~ 5:00 PM
藝術文學碩士畢業展 (中國藝術創作組)— 「朵朵花開淡墨痕」
2025-07-07 ~ 07-27
星期一至六:10:00 AM ~ 5:00 PM
星期日:1:00 PM ~ 5:00 PM
藝術文學碩士一年級展 (當代藝術創作組)— 「閾限 — 探索悖論」
2025-07-07 ~ 07-27
星期一至六:10:00 AM ~ 5:00 PM
星期日:1:00 PM ~ 5:00 PM
藝術文學碩士一年級展 (中國藝術創作組)— 「仰觀宇宙之大」
2025-07-07 ~ 07-27
星期一至五:9:00 AM ~ 6:00 PM
星期六:9:00 AM ~ 1:00 PM
 
免費
簡介

「中大藝術2025」展覽第二階段由藝術系文學碩士(M.A.F.A.)學生策劃,展出當代藝術創作組及中國藝術創作組的作品。第二階段的作品根據不同的課程分為四個不同的部分,體現了藝術的多樣化。畢業展於七月七日至二十七日舉行;開幕典禮於七月六日在邵逸夫堂留足展覽廳舉行。
當代藝術創作組的畢業展「不定」及中國藝術創作組的畢業展「朵朵花開淡墨痕」分別在誠明樓三樓及二樓展出;而一年級的當代藝術創作組的「閾限- 探索悖論」及中國藝術創作組的「仰觀宇宙之大」則會在許氏文化館及邵逸夫堂留足展覽廳舉行。藝術系文學碩士學生來自不同的學術和職業背景,所呈現的藝術作品涵蓋了多種不同的媒材、主題和實踐。透過探索從社會內部不斷變化的界限到宇宙的自然秩序等各種思想,展覽模糊了傳統與當代之間的界限,提供了挑戰美術實踐慣例的獨特視角。


藝術文學碩士畢業展 (當代藝術創作組)
不定
身處經歷變遷的社會,身分認同的空間被壓縮,心靈或會感到焦慮不安,我們該如何看待此時此刻?十五位藝術家生於這個時代,在過去創作旅程中,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據點,他們通過觀察和探索這個時代夾縫,以藝術創作填補那些缺口,使那漂浮不定的靈魂暫時安放。創作既是對現實的回應,也是對未來的期許,期望觀眾能隨著他們的步伐,從展覽「不定」中一同見證這段從混沌中尋找力量的創作歷程,讓我們在這個變遷的時代中,找到一絲安慰和啟發。


藝術文學碩士畢業展 (中國藝術創作組)
朵朵花開淡墨痕
「朵朵花開淡墨痕」是一場由中大藝術文學碩士(中國藝術創作組)十四位畢業生共同呈獻的藝術作品展覽。展覽圍繞「墨痕」為主題,象徵著生命的柔美與脆弱,透過淡淡的呈現,展現出每位畢業生的獨特視角與創意。作品涵蓋自然、情感和生命交織的思考。這些作品如同一朵朵盛開的花朵,邀請觀眾感受創作的魅力與個體的韻律,共同探索水墨藝術中無限的可能與綻放。


藝術文學碩士一年級展 (當代藝術創作組)
閾限 — 探索悖論
當明與暗相擁、當靜默與聲響交纏、當肯定與懷疑同行,就呈現了一片充滿矛盾的祥和。「閾限—探索悖論」邀請觀眾與我們一同探索現實間看似對立卻又交織在一起的悖論美,從而對我們存在的短暫狀態與空間有更深一層思考。展覽中每件作品都挑戰了傳統的界限,透過各種媒介,表現出光與影、存在與虛無、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等對立面之間的緊張關係。我們渴求平靜祥和,然而卻總在矛盾與衝突間存在;藝術家們嘗試在展覽中讓觀眾觸摸到這種矛盾間的美,並在生命夾縫間與轉變、身份和真理的短暫本質進行對話。


藝術文學碩士一年級展 (中國藝術創作組)
仰觀宇宙之大
1672年前,王羲之寫下《蘭亭集序》,臨場為詩集序,慨嘆死生大事前,亦能記錄下時人所述,令後之覧者,有感於斯文。三年前,意大利太空人Samantha Cristoforetti,在國際太空站觀乎浩瀚宇宙,以中文引用:「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新亞書院及藝術專修科(藝術系前身)創辦人錢穆先生,一直提醒我們「為學與做人並重」,抱此志懷,我們班二十一人,願以生命所探,2025年7月在中大邵逸夫堂,以詩意的方式與大家分享我們這一年在藝術系的創作。一同仰觀宇宙之大,暢敘幽情。

 

更多詳情:https://www.arts.cuhk.edu.hk/~fadept/zh/news/中大藝術-2025-第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