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講座活動

《夜夜笙歌夜上海 - 中國流行曲的回憶》講座系列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文化節目組

2025-10-21 , 10-28 , 11-04 , 11-11 , 11-19 , 11-25 ( 7:30 PM )
HKD 80
簡介

三十年代的上海繁華,滿載的或是先祖輩的汗水,留下的卻是父輩的記憶,以及我輩夢一般的想像。打從十九世紀中以來,上海租界造就了多少個「中國第一」的現代物質文明,銀行業、百貨業、煤氣燈、電燈、電話、留聲機器、汽車⋯海納百川、華洋雜處,那管戰雲已密佈晴空,老上海的舞榭歌臺、夜夜笙歌,繼續編織另一卷現代「清明上河圖」。中國流行曲 — 一種嶄新的現代樂種 — 也就選擇了這個「黃金十年」的繁華時空,在中華大地、黃浦江邊這個「冒險家的樂園」中誕生。

「夜夜笙歌夜上海」,我們且憑百年以來存留下的「靡靡之音」,與大家緬懷一下這個傳奇時空的人、物、事。

(粵語主講)

················································································································································
10月21日 (二)
第一講:黎錦暉與「明月社」

談到中國流行曲,自然少不了黎錦暉。這位有「中國流行歌曲之父」之稱的巨匠,將《毛毛雨》灑遍中華大地。由他一手創辦的「明月社」,儼然是不少近代歌影巨星的搖籃,對中國流行曲的始創及發展影響極大。


10月28日 (二)
第二講:黎錦光與《夜來香》

「那南風吹來清涼,那夜鶯啼聲細唱,月下的花兒都入夢,只有那夜來香,吐露著芬芳。」從小已經耳熟能詳的優美旋律,總易令人魂銷魄蕩。你先想到的會是鄧麗君?還是李香蘭?還是有「歌王」美譽的黎錦光?紅遍中外的一曲《夜來香》如何誕生?我們且來回望他的一生傳奇。


11月4日 (二)
第三講:「詩酒琴棋」陳歌辛

有「歌仙」稱號的陳歌辛曾被形容為「時代曲史上最具明星風采的一位作曲家」,最常與他的名字連在一起的,應當是「才華橫溢」四字。這位帶點印度血統的作曲家有著藝術家天生浪漫敏感的個性,活在「書畫琴棋詩酒花」的空間,他短暫的一生,卻為老上海流行曲壇留下了多少裊裊餘音。


11月11日 (二)
第四講:醉人金曲老上海

上世紀初的上海樂壇,可說是人文薈萃、名家輩出。舞榭歌臺、電影留聲,為新時代的「海派」文藝定了調,孤島時期的畸形繁榮,更為戰時的老上海流行曲開展了另一段璀璨的十年黃金歲月。


11月19日 (三)
第五講:風華絕代李香蘭

從她出生的年代、她出生的土地,從她成長的背景、她成長的經歷,從她所接觸的人、物、事⋯就幾乎已經命定她的一生將會是一個風雲人物;我們且來回顧有「美人中的美人」稱號的李香蘭不平凡的前半生,欣賞一下這位花腔女高音在波詭雲譎的老上海時期所留下的繞樑餘音。


11月25日 (二)
第六講:緣牽滬港「不了情」

1949年,是中國人重要的一年,南渡北歸,離合聚散,蔚然成風,為這個千年古國平添不少哀樂情愁。多少上海的商賈文人,在香港這塊借來的土地上,繼續織造他們借來的夢。來自上海的李厚襄、姚敏、王福齡⋯又如何將上海風帶到這個殖民漁港?對這裡的本土文化又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更多詳情:https://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Programme/tc/music/programs_1877.html#tab_1_0

製作/參與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