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早於 1847 年已設立小販牌照制度。一直以來,沿街擺賣是不少草根階層謀生的方式,亦是促銷廉價貨品的渠道之一。戰後五十年代,大量難民湧入香港,政府開始簽發大量小販牌照,以解決基層失業問題,深水埗長沙灣道、南昌街、北河街一帶亦隨之興旺起來。
時至今天,深水埗仍保留鴨寮街、北河街等的排檔,但其墟市文化經歷市區重建、街道重新規劃,已有微妙的改變。西九龍中心引入街頭排檔的「車仔檔」,可謂香港首代室內市集,反映市集性質已從維生轉變為娛樂消遣。本次導賞團將帶領公眾從街頭走到商場,細說小販制度、草根文化與深水埗社區發展的歷史與演變。
集合地點:楓樹街遊樂場
解散地點:西九龍中心
- 每位參加者須支付港幣100元按金預留名額。按金將於活動後6至8個星期內全數退回報名時使用的扣帳戶口(退款到帳時間則因應銀行有所不同)。未能出席者,按金將不獲退回。
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古蹟前行」文化遺產計劃──本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主辦,透過遊走社區,尋訪大埔和深水埗的古蹟建築、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通過跨世代和跨界別合作,蒐集口述歷史和日常生活故事,重現社區魅力。
| Username |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