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受歡迎的「玩轉大館馬戲季」,12月矚目回歸!作為全港首個當代馬戲藝術節之一,「玩轉大館馬戲季」迄今已是第八屆上演,口碑載道,早已刷亮招牌,成了馬戲藝術家與愛好者,一期一會共聚同歡的盛大慶典。這次邀得來自香港、比利時、法國、韓國、丹麥、美國等地的頂尖馬戲藝術家,輪流登場,攜手帶來一連串目不睱給、高潮迭起的演出,不僅展現馬戲的千姿百態和非凡活力,同時撮合更多交流合作、培育新秀,繼續推動本地當代馬戲發展,探索更多可能。
今季節目也精采,好像高手過招的《C兄鬥C弟》(亞洲首演) 和《釘孤枝熱血大亂鬥》;雜技詩篇《疊出新世界》(亞洲首演) 、色彩繽紛的《螺旋波波轉轉轉》與窩心動人的《反轉人生》(亞洲首演) ;來自韓國的《森境平衡》(香港首演) 和《Onni的多重宇宙》(香港首演);以促進藝術交流為目標的「亞洲馬戲平台」和「專業馬戲計劃」,還有新秀初體驗的《馬戲木人巷─再見時間》和「Reels」式馬戲連續短篇《瞬間看馬戲─拋程尋》,以至為公眾而設的別開生面工作坊,迸發創意與驚喜,以停不了的興奮高漲氣氛,溫暖這個冬日。
今時今日,女人仍然不易做,單身貴族還是賢妻良母未必是選擇題,容貌身材焦慮跟年齡無關,最忌小姐當大媽、歐尼變阿朱媽。既然太多一言難盡無言以對,三位泡菜姐姐,決定以最耍家的默劇表演,盡訴心中情,隨時幽大家一默,叫人抱腹大笑。但真情剖白難免刺中痛點,笑聲背後有洋蔥。
這個演出結集九段默劇小品,猶如人生萬花筒,折射當代女性的不同面向和光輝。無論是一心想脫單的女神配對計劃,還是媽媽有本難唸的經,無論是華美韓服還是淡雅素衣,三位韓國第一代默劇女演員,八面玲瓏,把生活絮語通過形體娓娓道來,千言萬語不及一個動作兩個手勢,憑着嫻熟技巧與人生閱歷,幽默機智演繹連場內心戲,精采動人不狗血,迸發高能量演出,觸動人心。
誰說看Reels就要做個瘋狂滑手機的低頭族,舞台也能充當社交媒體,真人上演連續短片(篇),讓觀眾瞬間看馬戲。五位來自香港和法國的馬戲藝術家,以「拋」為主題,發展出五段風味不同的馬戲精品,各自各精采。唔使急最緊要快,演出雖短但訊息量大,一氣呵成,台上十分鐘,台下點只十年功,快快趣趣,向觀眾展示個人技藝的成長與累積。
三分一馬戲成員何浩暘,帶來別出心裁的衣物雜耍,拋來也拋去,斷捨離無咁易;另一位三分一馬戲成員黃浩然,挑戰扯鈴的不同形態;拋球表演者李裕駿與音樂人攜手製作一個雜耍與聲音傳感裝置;於本地雜耍比賽屢獲殊榮的李韋樂,跟裝置藝術家以雜耍與機械裝置,道盡「人就是機械」的社畜心聲;法國「明日馬戲節」新星Antoine Jacot,結合雜耍、舞蹈、魔術,以物件劇場,碰撞各種可能性。
作品簡介
《cmleomtohreys》
衣物X雜耍
創作及表演:何浩暘
「為何我們總有一些舊物不願拋開,並容許「它/祂」一直存在並佔用自身空間? 或者我們是否必須做這個選擇?」
《森境平衡》的韓國團隊64J,將在工作坊帶領大家以身體探索平衡感,一家大小享受其中,通過簡單的雜技、基於物件的平衡活動、充滿玩味性的練習,一眾參加者同步呼吸、移動,以不同方法重新找到和分享平衡,並在平衡和不平衡之間,感受當下,連結彼此。
• 對象:適合對平衡有興趣的大人及小朋友。
• 歡迎小朋友與家長二人一組參與。
《螺旋波波轉轉轉》的雜耍大師Wes Peden,將在大師班深入淺出傳授拋球雜耍獨門心法,讓大家掌握各種竅門秘訣,加以發揮,從傳統的操控技巧和簡單的意念,發展出超乎想像的新招式、新形態,是一次充滿啟發性又好玩有趣的體驗。
• 活動對象:適合有雜技經驗的表演者,參加者應能夠拋接五顆球,並能熟練地表演三球雜耍模式,例如 531、423 和 441等。
• 道具:請參加者自行攜帶三顆顏色相同的雜耍球,以及第四顆不同顏色的球。
為了成為最強馬戲達人,你可以去到幾盡?「玩轉大館馬戲季」壓軸好戲《釘孤枝熱血大亂鬥》(「釘孤枝」是台語,單挑也),每年都會招徠一班來自五湖四海的馬戲精英雜耍好手,齊齊雲集大館,聚首一堂,他們早已摩拳擦掌,燃燒馬戲魂,無差別無上限一對一即場較量,準備接招!
今年有來自法國、日本、智利、台灣的馬戲表演者作客,有主場之利的香港好手,當然不敢怠慢,大家風格不一專長各異,紛紛施展渾身解數,寓比試於交流。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各路英雄先於「釘孤枝熱血高手大會」熱身,逐一登場個人Show Time露身手,然後於翌日的「釘孤枝熱血大亂鬥」隨機抽籤,一對一比試,亂入鬥一番。他們各自使出看家本領,炫技奇招大絕盡出,就看對手如何招架,為搏現場觀眾歡心,即時投下勝利一票,昂然晉級。真功夫,搏到盡,永不言敗,為名譽而戰,合演精采刺激、熱血沸騰的大比拼!
釘孤枝熱血高手大會
高手大會 I – 31.12.2025 下午2時至3時
高手大會 II – 31.12.2025 下午4時至5時
檢閱廣場
釘孤枝熱血大亂鬥
01.01.2026 下午3時至4時30分
檢閱廣場
在混沌中,一切皆可能,萬有引力、物理限制、世俗常規,還沒被定義,勇氣跟想像力,滋養生機。
Copenhagen Collective一行十二人,帶着剛於去年首演的雜技詩篇《疊出新世界》,首度來港獻技,發表亞洲首演,通過複雜精密的編排與調度,世界一流表演者各顯的超凡身手,以身體砌成美不勝收的人體雕塑,編織叫人歎為觀止的雜技奇觀,時而翻騰、跳躍、倒立、盤旋,時而疊高成人柱,女表演者也是底座,男飛人無視地心吸力縱躍,彰顯物理、形體、集體的力量與美學。配合以弦樂與鋼琴合奏的原創音樂,呈現絲絲入扣的優雅與詩意。
演出於充滿歷史感的檢閱廣場進行,觀眾彷彿成了創世伊始的見證者,目睹人與人之間美麗的連繫、平衡、信任、互動、情誼的誕生,讚歎生命力源源不絕綻發。
別以為雜耍只是拋拋球擲擲棒了無新意,曾十度被評為「Top 40 Jugglers」的雜耍藝術家Wes Peden,貫徹龐克反叛精神,鬼主意多多,以大師級精湛技巧,做出各種你估佢唔到的花招動作與道具,為觀眾帶來源源不絕的創意、刺激與驚喜。
這場演出靈感源自螺旋結構,觸發腎上腺素,玩轉四維空間,輪流轉出一個炫目迷人、宛如調色板色彩絢爛的奇幻世界。雜耍棒如萬花筒轉個不停,巨型透明滾珠膠管如神奇滑梯拉拉扭扭;伸出手肘充當彈跳板,此起彼落的小球,頓成變化萬千的漫天星宿,美不勝收。
如被催眠一般令人着迷的強烈視覺元素,創新雜耍演出體驗,全場觀眾全程目不轉睛,看他怎樣神乎奇技扭轉乾坤。螺旋繚繞,小心一個不留神(還是太留神?),眼花繚亂,天旋地轉,神魂顛倒!
亞洲馬戲平台
作為香港首個當代馬戲節之一,「玩轉大館馬戲季」去年首度舉辦「亞洲馬戲平台」,讓亞洲馬戲藝術家和同好共聚,並築起表演平台,今年再接再厲,一眾亞洲馬戲好手再次雲集大館,觀摩交流,加強連繫,敞開日後國際合作的各種可能性。來自香港、現赴英國發展的黃珮芝,帶來結合舞蹈、馬戲、跑酷、劇場的創意之作;北京默劇演員王梓,以抽盲盒形式,演出精采默劇,還有來自台北的黃翊表演扯鈴妙技,聯袂迸發亞洲馬戲的風采。
專業馬戲計劃
大館積極為馬戲業界發展人才,於「亞洲馬戲平台」首度舉行「專業馬戲計劃」,為亞洲馬戲藝術家創造一個建立人脈、敞開文化交流的寶貴平台。是次計劃邀請香港以至亞洲的馬戲藝術家,參與為期兩天的工作坊,一起發掘、分享、重新想像當代馬戲的語言與實踐,促進對話,敞開實驗。這個活動只限獲邀人士參加,如有興趣了解計劃,歡迎電郵performingarts@taikwunarts.hk與我們聯絡。
作品簡介
《王梓默劇盲盒秀》 (北京) 【12:00 NN ~ 12:30 PM】
由北京默劇演員、拿大頂劇社創始人王梓,獨立創作二十餘部完整的默劇片段組成,透過「抽盲盒」的形式抽取、製定每場演出獨有的節目名單,為觀眾帶來獨一無二的默劇喜劇體驗。
演出:王梓
大館洗衣場石階於12月化身終極試煉場,五位初出茅蘆的馬戲新鮮人,走上這個猶如畢業典禮的舞台,躍躍欲試,大顯身手,向觀眾展示修煉成果。
「玩轉大館馬戲季」繼續扮演馬戲藝術家搖籃,三度舉行《馬戲木人巷》,致力發掘充滿潛質的本地新生代雜耍與馬戲人才,通過公開遴選招募新秀,五位亮眼的可造之材脫穎而出,早前展開為期六個月的特訓,包括參與表演工作坊,還接受專業表演者指導,獲手把手傳授表演技巧和心法,傳承技藝。
五人年紀輕輕,已練就一身好本領,有的是扯鈴、拋波、轉碟高手,有的把舞步巧妙結合雜耍技藝,叫人翹首以待。苦練良久的他們即將嶄露鋒芒,勇敢踏出表演第一步,期待觀眾大大力掌聲鼓勵,一起見證新一代香港馬戲藝術家原地出道!
要拯救迷失於虛擬世界的人類,不一定出動十二使者,平衡之神派出三位森林系護法,下一站香港,任務只得一個,就是讓數碼世界與真實世界回復平衡!
為了在城市中重建自然森林,三位平衡高手,搬來大大小小的木塊木頭與木板,層層疊搖搖板氹氹轉跳跳紮,一邊用木頭耍雜技,一邊積積木積積,砌出新平衡。然而到處搖搖晃晃岌岌欲墮,一不小心就會失去平衡,但三人同心也同森,你上我下我左你右,互相扶持補位接應,拍住上,無有怕。
「森」態決定境界,跌倒了,翻個筋斗,再來一次,無非想向大家示範一次森林法則,在虛擬當道的世界,請保持重心與平衡,歡迎重新打開最原始最基本的感知。來自韓國的64J,雕琢出有趣活潑的窩心寓言,以木為喻,洗滌身「森」靈。
支配還是被支配,不一定強弱懸殊,向上流向下流甚至下克上,關係隨時逆轉。法國雜技團La Triochka,花式上演辦公室以至社會權力遊戲,三個女人各就各位,其中一位如食物鏈底層,習慣性墊底,為了支撐大局,不惜被騎被踩被踐踏,企都無掟企;另外兩個爭住上位,享受高高在上的樂趣,予取予攜,誰不想被抬舉。忍無可忍,壓力爆煲,一於「腦細」我唔撈,立即關係失衡,結構瓦解。
小反抗大改變,從服從到主導,下行上效,一個微笑、舉手投足,便重新建立互相信賴、依靠、承托的關係,上中下一條心,懂得轉換角色與角度,更上一層樓。形體是優秀的敘事者,這場關於體諒、和解、尊重、易地而處的雜技小劇場,精采演繹互惠共生、沒有誰比誰優越的故事,叫人重新思考階級的定義與挑戰,窩心動人之作。
打擂台,親兄弟都無面俾,誰勝一籌,鬥過至知,輸了跟你姓!一對來自比利時的雜耍兄弟Jordaan、Sander,不是冤家不聚頭,不做拍檔做對手,以雜耍Battle過招比試,從比利時鬥到法國、瑞士、荷蘭、德國、英國等地,來到亞洲首站也是表演終站——大館,再發英雄帖,難兄難弟鬥個難分難解。
嫌拋接雜耍樽太簡單,添進拳擊、排球、遙控賽車等元素,創新遊戲規則,甚至自選高難度動作,火力全開,迸發比賽獨有的緊張刺激熱血快感。金睛火眼的嚴格裁判,為這場公平競賽主持公道,還有鬼馬過癮旁述;觀眾分為紅藍兩組,為所屬選手打氣,看到精采妙絕,記得拍掌喝采,炒熱現場氣氛。無比較無傷害,一世人兩兄弟,今次你贏我下鋪我贏你,鬥住氣拍住上,有今生無來世。
| Username |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