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修復」計畫正在推動修復九部香港電影,以1979年興起的香港電影新浪潮為主軸,旁及其先行者及後繼人。修復版將分批陸續展出,同時選映可以加深觀眾認識的參考影片,也就成為這個「M+修復」放映系列的內容。
香港電影新浪潮是一個創意實驗與技術創新不絕的重要時期,其間不少電影風格和主題有別於主流,新銳導演人才輩出。代表人物如譚家明、翁維銓、許鞍華、徐克、嚴浩和方育平等大多留學海外攻讀電影,以及經歷過電視台的磨練。他們從歐洲藝術片、荷里活和美國獨立電影中汲取靈感,各有發揮,對香港電影文化影響深遠。
《傾國傾城》(1975)
今年5月,盧燕名留荷里活星光大道,成為星光大道上最高齡的影藝人。她出道不久便在荷里活片中當上女主角,卻要直到主演《董夫人》才真正獨當一面。她憑該片榮膺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後,應邵氏之邀來港演出《十四女英豪》和《傾國傾城》,再兩奪金馬獎。她在後者飾演的慈禧太后,更是其最膾炙人口的角色。
李翰祥1970年代重返邵氏拍出《傾國傾城》和《瀛台泣血》,是他其後一系列西太后清宮片的濫觴。《傾國傾城》設定在中日甲午戰爭前後,光緒皇與翁同龢的開明派主戰,西太后與李鴻章的保守派主和,兩派衝突。影片不但服裝佈景道具堂皇華麗,人物刻畫尤其出色,宮廷生活細節活靈活現,針鋒相對的場面劇力萬鈞,李翰祥的片場調度功力表現無遺。
更多詳情:https://www.mplus.org.hk/tc/cinema/mplus-restored-programme/the-empress-dowager
| Username |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