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座活動免費

【科技週日】建科盛典── 2025 香港深圳城市\ 建築雙城雙年展:工藝、算法與機器人製作: 材料實踐復興2025港深城市 \ 建築雙城雙年展 ( 香港 )

2026-01-18 ( 3:00 PM ~ 4:30 PM )
免費報名
立即報名
簡介

科技週日是由UABB策展團隊2025於週末舉辦的一系列小型論壇。每場論壇均以參展人作品的主題構成,並邀請公眾參與交流。透過每場講座,參與者將深入理解講者的背景、作品體系及展品背後的設計意圖等。

本場次探討科技輔助工藝與製造如何與演算法及機器人系統整合。

題目:

1. 遞歸工藝:在技術創新中重新思考製作之道 (講者:篠原寛之)
2. 擴增實境與生成式人工智能於建築設計及建造流程的整合(講者:高嘉文)
3. 未來工藝:在後數位建築實踐中構築複簡之道(講者:高仕棠 )
4. 互動討論及問答(講者:​​陳朗亨)
5. (講者:蘇暢)

語言:英語

講者簡介
篠原寛之

高嘉文
高嘉文博士專注於擴增實境(AR)和人工智慧(AI)領域,研究人類與機器之間的協作互動。他將自己的實踐公司「增強建築有限公司」與香港大學(HKU)的講師職位以及建築簡約性實驗室(BSL)的共同研究員身份相結合。

高仕棠
高仕棠博士是比利時建築師,創立了探索性建築與設計實驗室有限公司(LEAD)。他是香港大學建築系的終身副教授兼副系主任(技術轉移),負責指導本科藝術與科學設計+項目,並創立了建築簡約性實驗室(BSL)。他的設計研究,尤其是“ZCB竹子亭”,融合了建築中的先進計算技術,贏得了多項獎項,包括2016年和2024年的世界建築節獎。他擁有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的博士學位,是INBAR認可的竹結構專家。

陳朗亨
陳朗亨 現為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碩士生,曾獲美國建築師學會(香港分會)學術獎,並為「中大工藝設計研究室」創始成員,研究電腦輔助建築工藝與技術文化互動。

蘇暢
香港大學助理教授(建築設計),蘇暢設計研究室主持建築師。設計研究通過以水為中心的視角探討香港、大灣區與亞洲背景下建築設計、發展與保育問題。設計實驗關注海陸之間的多元流動,以材料為線索探索社區空間活化、社會肌理再生等議題。

寫作與翻譯作品關注建築在不同領域的思想聯繫,包括《美好生活:現代建築導訪》(Iñaki Ábalos)與即將合作出版的《非參照建築》(Valerio Olgiati)。學術寫作包括在《景觀建築學》《建成遺產》發表同行評審的學術論文以及在《城市環境設計》《台灣建築》《香港建築師學報》發表的建築論述等;寫作、訪談及作品見諸《Ocula藝術之眼》《Wallpaper卷宗》及《哈佛Platform》等。蘇暢也是建築寫作平台 《切線》 的創始成員。

蘇暢是註冊建築師(US)、中國建築學會會員、美國建築師學會會員、香港建築師學會協會會員。建築學碩士畢業於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獲畢業嘉獎及院長獎學金;建築學文學士一級榮譽畢業於香港大學建築學系,獲全額獎學金;曾就讀於北京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