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論導演或演員,當生涯到了某個階段,總會因為藝術、商業,或是個人理由,刻萌生放手一試的念頭。有時這些決定帶來事業突破,有時則讓抱持不同期望的觀眾感到嘩然。偶爾,這些冒險選擇讓他們一飛沖天,事業大爆發。但並非人人都這麼好運。對某些人來說,要經過時間的沉澱,作品才獲得認同。
新一季的「台階夜幕」旨在重訪那些從大膽決定中誕生的電影, 那些導演和演員的勇於嘗試之作。它們揭示了期望、角色定型及個人的偏好是如何持續影響電影文化。
《女飛賊再現江湖》(1996)
張曼玉是獨立不群的女演員,其多元文化背景孕育出百變而優雅的氣質,無論是《新龍門客棧》(1992)中狡黠的客棧老闆娘、《東邪西毒》(1994)中流離的孤客,抑或要演繹自己的故事,皆能遊刃駕馭。
她首部擔綱的國際電影是《女飛賊再現江湖》,導演奧利維亞阿薩耶斯爲此獨特的後設敘事,請來張曼玉飾演她本人──一位來自香港的動作巨星。她受邀赴法演出由過氣導演所拍的晦澀難懂、小本製作的法國文藝片,這異鄉人被套上性意涵遠超實用性的乳膠緊身衣,用抽離好奇的目光穿梭於片場的紛擾間。對藝術的自矜與崩解似乎在拖垮整個法國影業,她發現自己雖身陷其中,卻置之度外。
她在2003年的訪問中表示,在《女飛賊再現江湖》中演繹自己,矛盾地令她得以脫離過往,找回真我。透過這挑戰甚鉅但具解放意識的角色,電影不僅是對法國影業,也是對張曼玉璀璨星途的精彩剖析。
更多詳情:https://www.mplus.org.hk/tc/cinema/stair-in-the-dark-big-leap-forward/irma-vep/
| Username |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