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放映套票優惠VIDEO ROOM

江瓊珠獨立電影系列:我們所經歷的香港【網上放映】

轉眼已到2020年尾,大家還健在嗎?過去一年漫長又突如其來的激蕩、疲倦、恐懼、疑慮、勇氣.......,又剩下幾多呢?假如沒有過去幾十年的堅持和不斷為人為己的現實醞釀,我們又如何接著一個又一個措手不及的浪潮呢。

若說為他人發聲,《革命女》、《我們在此相遇》和《姐姐妹妹和紫藤》為別人同時也是確認自己。
若說醞釀,《Why 馬國明 Why Benjamin》輕盈地回望那時候的「一小撮人」讀書人。
若說堅持,《甘浩望巡禮之年》和《就是一場馬拉松──梁耀忠的社會參與》是默默固執付出的理想型。
若說浪潮,《她的反世貿》和《菜園花花之愈抗爭愈美麗》是一波又一波的浪花吧。
若說健在,《我們總是讀西西》和《何止孟浪》讓我們溫暖而純真的感受藝術與文字。

江瓊珠,資深記者及導演。創作多部紀錄片,多以香港社會運動作主題。近年新作《書人頌》和《刑暴誌》關注、回應及嘗試面對當今社會。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聯同art-mate 首次推出2020年12月4日至2021年2月26日, 三個月24小時內隨時隨地無限觀賞。

網上放映收入,扣除小部份行政開支,全數將交予江瓊珠及她的團隊拍攝新的一齣紀錄片,暫名叫《詩酒年華》:講述七十年代幾個年輕詩人的浪漫和邀進故事,影響所及,直至今天。

主辦: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節目

《她的反世貿》
【江瓊珠獨立電影系列:我們所經歷的香港】

 

2005年香港舉行的世貿會議,是香港抗爭運動衍生出「直接行動」的原點,同時是香港經歷六七暴動後,另一次警方大量使用催淚彈和布袋彈的事件。在這場會議場外,不乏香港人的身影,他們為何介入了這次由韓國農民為核心的運動?
導演江瓊珠在世貿會議其間紀錄了社運人士黃彩鳳(錄像行動者、曾參與爭取居留權等社會運動)以及她一班朋友的抗議行動,包括行動前的策劃、在西洋菜街的反世貿地檔、祭世貿、絕食、聲援韓農、訪問示威者等等。各人心情像會議桌上一樣風雲變幻。

她說她不惜犧牲性命反世貿,
喧鬧過後,她平安無恙,世貿沒被拉倒。

個人力量何其渺少,她心情忽高忽低,彷彿知道這是一場沒完沒了的運動。從在街頭唸詩,到抗議現場絕食和遭受暴力對待,紀錄不止於黃彩鳳的心路歷程,導演說︰『我漸漸成為他們一份子。入夜,風從地底吹來,我索性蓋上棉被,和他們靠在一起。「最悲哀是沒有人覺得要為抗爭世貿死去的人做一點事。」甚麼叫作做一點事,彩鳳沒好好解說。幫忙現場收音的朋友打岔問了彩鳳一個問題:「只顧搞個人行動有什麼意義?」彩鳳沒有怯縮,蠻有信心的說:「沒有人知道個人在運動中發揮的力量有多大。集體一定有所成就嗎?你覺得民主黨做了很多事情嗎?」以「無組織」方式參與社會運動五年……』(文字資料引自https://comingsoonhk.wordpress.com/ )

《姊姊妹妹和紫藤》
【江瓊珠獨立電影系列:我們所經歷的香港】

 

江瓊珠與關注性工者權益組織——紫藤合作攝製,由業餘演員演出。內容日關於香港的性工作者及紫藤工作人員的真實故事。呈現性工作者的生活面貌,也希望帶出有關社會公義、道德建構、人生以及女性在社會被期望、被定型的思考。製作團隊人數不多,
以最少的成本,
義務為一群性工作者和組織者,
拍攝她們的生命故事。

《革命.女》
【江瓊珠獨立電影系列:我們所經歷的香港】

 

我們讀大專時,陳寶瑩已參與社會運動,並且以很高的姿態走在運動最前端。當大家還在問問題搞清楚社會事件的來龍去脈時,她已經走上街頭派傳單,向群眾公告他們的觀點。好了,我們說不如到運動現場研究一下大家可以做些什麼罷,她已經拉起橫額和革命同志一起示威去了。終於我們做好行動準備,她卻在會議上糾纏大家辯論原則和立場問題…好煩,大家都說她是托派,很政治。

七八十年代,政治是令人恐懼的,托派是神憎鬼厭的,寶瑩一派沒什麼,繼續她的政治生活,努力介入大小社會運動。她有輪廓鮮明美麗而剛烈的面孔,站起來腰身畢挺,體態健康,在運動份子中,外型極其突出,甘神父說她有點意大利女明星的風采。而我總是不能忘記她一個人在浸會大學的斜路上派傳單的情景:你派你的,同學在她身旁穿過,沒多少人有興趣,她卻沒受打擊,傲慢地在孤寂的環境中堅守信念,真像一齣電影的開場或結局。

寶瑩有時是主角有時不。《革命.女》紀錄了寶瑩近幾年的某些政治生活片段,鏡頭下的她,似乎跟其他人很有牽連,和以前有點不一樣。三十年間,香港的政治現實變了,寶瑩呢?是前進或是倒退?是穩妥或是不安?她的行動與說話,或許讓我們對很政治的她有最基本的理解。

《why 馬國明?why Benjamin?》
【江瓊珠獨立電影系列:我們所經歷的香港】

 

多年以後,或許有人相信那是段流金歲月--青年學生跑上來尋書問道;書痴清早來過午後又再訪;讀者流連,捧著大師的新作,凝神膜拜...他們都說,書的背後,是馬國明,是一個人不妥協的高品位選擇。小小一間書店,溢滿幾代人關於理論、關於知識、關於學問,款款深情的追尋與探求。時代不知是前進了還是倒退了,2006年6月24日,書店搞了一個結業派對。香港唯一的獨立英文學術書店,堅守二十八年後,終究還是走到這一步。記錄片《why馬國明? why Benjamin?》敘述馬國明與曙光書店的前因後果。讀者戀戀難捨,馬國明頭也不回輕鬆上路。有人認為這是歷史任務的完成。歷史是什麼?是偶然與吊詭,還是經驗的不斷重複?或許,他的偶像班雅明會比較清楚。

《就是一場馬拉松──梁耀忠的社會參與》
【江瓊珠獨立電影系列:我們所經歷的香港】

 

年輕的光陰,彷彿特別美好。看,這是我們佔領過的房子、出版過的刊物、組織過的團體、提供過的服務……歲月在各人身上攀爬,三十幾年不算短,從利物浦到倫敦,梁耀忠重訪舊地重遇舊友,封塵的記憶如繁花片片飄落……那個年頭,他們活得很精彩。
今天的日子也不錯。工友、街坊、同志一干人等,生於斯長於斯,不嫌瑣碎地扎根社區。沒有過去的堅持,就沒有今天的累積。社會進展何其緩慢,他們不得不腳踏實地步步前行,就像一場馬拉松,你只管告訴自己:不要停下來不要停下來……

《菜園花花之愈抗爭愈美麗》
【江瓊珠獨立電影系列:我們所經歷的香港】

 

2009年爆發的「反高鐵、護菜園」運動,是新界非原居民運動的重要一頁,她們面對高鐵融合和家園被毀的危機,可說是今天新界東北反抗的預演。有關「反高鐵、護菜園」運動的影像紀錄並不多見。本片特別之處在於將視點聚焦在運動女將之中,傾聽她們的心路歷程,使菜園村運動一直受忽略的女性角度,走上台前。本片導演江瓊珠除了活躍於文化出版界,近幾年常以「女性與社運」為題拍攝紀錄片

《我們總是讀西西》
【江瓊珠獨立電影系列:我們所經歷的香港】

 

本事

喜愛閱讀的人,在香港,至少都會聽過西西。《我們總是讀西西》集合了一眾作者,藝術家,評論家,學者,以至普通讀者,讀一段西西,說一段西西。所讀的片段,來自西西最經典的作品 : 所說的片語,或抒發讀後感懷,或縷述讀後衍生的行動,或指陳作品的生活及社會意義,或力薦西西的果毅堅強,或略道與西西的個人交往。配以多位藝術家的圖像設計,聲音影像,鋪出進入西西作品的玄關過道,刺激深進閱讀與思考。言簡之,是向作家西西致意的一部謙卑製作。

《我們在此相遇》
【江瓊珠獨立電影系列:我們所經歷的香港】

 

這是香港,這是馬來西亞,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我們或許遇上,或許不。生活有時熱熱烈烈,有時,什麼都沒有發生。人生旅途上,我們承受,我們拒絕。多數時候,我們不過是想做多一點點,稍稍改變現狀。

《我們在此相遇》紀錄了香港及馬來西亞五位社會運動份子在生命某些階段的思考,掙扎與抉擇。

《甘浩望巡禮之年》
【江瓊珠獨立電影系列:我們所經歷的香港】

 

這一年,如往常的一年,甘浩望習慣在星期天主持黃雨傘彌撒;這一年,如往常的一年,他不斷參加示威遊行;這一年,如往常的一年,他中港兩地頻撲來回;這一年,如往常的一年,他唱了很多很多歌……

從意大利到香港,在東方生活四十多年,甘浩望的這一年,真如往常的一年,毫無變化、單調又重複地,過著如往常一樣的日子嗎?

《何止孟浪》
【江瓊珠獨立電影系列:我們所經歷的香港】

 

人走了,帶走許多也遺下許多。
詩人孟浪,2018年12月病逝。在上海受政權迫壓流亡至美國,再抵香港,最後選擇定居台灣。終其一生,孟浪以詩人追尋自由的意志,熱烈地生活。以行動反暴政,以詩歌張揚文學的力量。
生命輾轉流徙,旅途中,他遇上的、喜歡上的,不外乎詩人。
妻子、朋友、戰友,和孟浪談詩論政,無一不感受到他待人處世暖烘烘的情感溫度。
時代喧囂,每個人都被命運催趕。某時某刻,大家萬般不捨,告別孟浪,整裝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