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正值世界第一次大戰,卡夫卡因肺結核連續兩日肺部大出血。為了休養,卡夫卡搬到位於波希米亞西北部屈勞村,一個由妹妹管理的農場。至12月,卡夫卡決定再次悔婚,與第一位未婚妻正式分手。1918整整一年,卡夫卡都沒有書寫日記。在牧場,卡夫卡經歷了甚麼?
創作以卡夫卡在牧場的日子作背景,以他沒有書寫日記的那段空白時光,讓身處於2025年的創作團隊,將卡夫卡所引發的想像呈現給觀眾。整個創作的起點是卡夫卡寫的《給父親的信》,在探尋卡夫卡對他父親的複雜情感時,創作人進一步研究卡夫卡的其它書信和日記,以一種瞎子摸象的方式了解一個人。
因此,這個作品並非卡夫卡獨一文學作品的改編,而是一個由卡夫卡啟發,關於人、關於過去 ( 1917-18年 ) 與現在 ( 2025年 )、關於那裏 ( 屈勞農場 ) 和這裏 ( 薄鳧林牧場 ) 的演出。
變色龍和非洲豹打賭,
説牛不敢闖路,
看過草沒踏過沙,
仙人掌的刺針在牠的下巴。
鷺鳥經過,把枝葉放在柴枝上,
有人起火,卻把火帶到
山林裏。
忽明忽暗。
唯有嘗試,才有發現和突破的機會。
- 節目不設劃位。
- 適合六歲或以上人士。
- 節目全長約一小時四十五分鐘,不設中場休息。
- 演出期間觀眾將遊走不同空間,建議觀眾穿着輕便服裝。
- 如遇特殊情況,主辦機構保留更改節目及表演者的權利。
- 主辦機構有權不讓遲到者入場,亦有權決定遲到者的入場時間及方式。
| Username |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