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看過的韓國作品變多,他發現韓國作品大多表現俐落且簡單,故事主線明確。而香港劇本的編寫上,習慣從不同的視角來回描寫,「雖然我們可能並未特別在意這種傾向,但劇本寫作上是可見香港人的靈活性。」突顯香港劇場的寫作特點,在故事有明顯的主線下,加入不同的元素或支線的小趣味,拼貼成一個完整故事。
只是,「在香港認真地去講歷史而有娛樂性的創作並不是很多。」他舉例韓國一部講述前總統的劇場,題材認真且直面近代韓國史上一些傷痛,但它卻能持續演出三個多月,甚至隔年再演。「我覺得這是嘗試在產業化和藝術性及娛樂性中間取一個平衡。」作品雖然嚴肅,但也融入娛樂性和感動人心的震撼元素。「這些在香港似乎很少見,劇場要麼走向藝術性,要不就走向明星掛帥。」他認為如何在兩方次間取得平衡是值得香港劇場界去思考。
一休透過這次合作,將韓流力量引入香港劇場,韓語重新演繹,並有韓國男團偶像及音樂劇演員參與,見證一場跨地域的戀曲。
|